【NTSUper特派員/翁景德】
奧運賽事在8月8日隨著閉幕煙火順利落幕,中華健兒為臺灣奪下了兩金四銀六銅創歷史最佳成績,其中防護員在運動競技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本屆奧運讓大眾看到防護員在運動賽場上對選手的重要性以及共進退的情感。此次NTSUper專訪四位曾跟隨奧運選手的防護員,透過他們的視角來了解運動防護領域如何運作,以及防護員如何協助賽場上的選手呈現完美表現,更藉由他們的經歷讓我們深入了解防護員不為人知的甘苦談。
新手防護員初登場─防護員為何要「防護」?
「運動防護」的觀念在近年慢慢興起,不過對於選手來說,防護員是很重要且行之有年的角色。他們的職責不只是賽場上的防護工作,還要兼顧選手在賽前的預備及訓練,並扮演選手與教練之間溝通的橋樑,這些都需要依靠防護員協助與支援。國體大運動保健學系教授黃啟煌指出,若缺少防護員溝通,教練與選手常因不瞭解傷勢而造成二次傷害,透過防護員不僅可以補足教練端醫療背景的不足,更可以教育選手如何保護自己不受運動傷害所造成的急性或慢性相關不良影響。
「這應該算是一種運氣,一開始替代役就在國訓中心,退伍後就剛好國訓中心棒球隊就有開缺。」現為網球一哥盧彥勳防護員的張家維回憶起當初進入國訓中心的過程,但他覺得成為防護員只需要靠運氣並不是公平的評論,要成為一位優秀的防護員,投入的是大量的時間、金錢和毅力,才有辦法在賽場上默默的發光發熱。
談到初次加入國家隊防護工作,資歷豐富的防護員陳盈璇說:「大家都知道跆拳道在奧運的成績非常好,當我進去時也會擔心自己做不好,沒有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每個初登場的防護員都有害怕失誤的時候,登上大舞台為明星運動員服務時更是如此。「要去思考的是該如何準備自己,才能擁有勇氣。」黃啟煌則表示讓自己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下去做待命,是身為一名防護員所需具備的技能,如何在賽會當中臨危受命,備賽期間為選手提出相對應的支援,都是防護員常常面對的日常課題。
「溝通」是什麼?能吃嗎?─防護員的專業溝通術
「我一直覺得我能做的就是盡量把他們的身體照顧好,如果有狀況不好的情形,我可以協助什麼、請求幫忙什麼,都會跟教練、選手去溝通並解釋。」擔任柔道男神楊勇緯防護員的程心儀認為溝通是一個運動團隊需要認真面對的課題,備賽期間該如何權衡防護員、選手、教練之間的需求,並構築出良好的溝通管道,是需要多方學習與嘗試的。
與柔道連珍羚選手配合多年的防護員詹華蓁指出,面對選手與教練之間的問題時要謹記自身的角色,時常告訴自己「我們並不是教練,是向教練提供專業建議的防護員。」張家維則補充,平時就要注意教練指導的風格,提醒自己不要踩到不該觸及的紅線。
隨時回報選手狀況也是增進團隊磨合的一環,許多教練會在意選手訓練的後續狀況,因為選手不一定會適時說出自己適不適合這樣的訓練量,因此防護員與教練的溝通正是促進選手與教練相互了解的一大重點。
努力不懈怠─防護員的學習之道
各層級賽事繁多,並不是所有防護員都熟悉每個專項的專業。程心儀與我們分享初次參與柔道亞洲巡迴賽,在詢問指導教練建議與執行方向時,教練開頭便詢問:「妳以前是跟什麼運動?」令她記憶猶新。跟隨的專項不同,教練難免會對防護員有專業上的不信任,這句話使程心儀意識到自己在未來必須更加謹慎處理每一件事。
「防護是需要持續多方學習,因為對於不屬於自己專項的專業,其實我們都是門外漢。」詹華蓁向我們解釋防護員並不是常常會配到熟悉的運動種類,若是遇上陌生的專項就要去學習規則並了解行政流程;不同專項的選手都有自己的個性及訓練模式,了解越多,越能勇於挑戰這些不熟悉的事物,當層級越來越高才比較不會害怕。透過磨合能培養出利於自己的能力,並督促自己挑戰,一直走下去。
站上閃耀舞台─防護員不只是做防護
「常見的都是賽事相關的,比如確認車班或是看比賽籤表,但如果真的要協助,很多都不是防護工作。」程心儀舉例,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增加了許多防疫程序,有些賽事會新增一個「防疫協調官」的職位,當抵達比賽國家時,防疫協調官會引導各國代表隊進行篩檢。不過今年的柔道亞太盃在防疫協調官與程心儀連絡後,包括出國前的簽證、抵達後應該要找誰及教練須知等等的行政工作都由程心儀一手包辦。
除了需要協助額外的行政任務,建立良好的備賽心情不僅是選手的重要課題,更是整個後勤團隊的重要工作。「通常都會在前一天,甚至前一個晚上做好準備。」詹華蓁說:「讓自己進入比賽的心流狀態,這一點對於不論是團隊的誰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進行賽前準備工作,像是檢查比賽相關用具、體重過磅、備品準備、痠痛恢復等等,都應該要沉浸在心流當中,所有的賽前準備在比賽前一天就要處理完。競賽其實很簡單,說翻盤就翻盤,沒有人可以預料到並做好備案,因此在比賽開始前一定要進入狀態,全神貫注在賽場上並隨時做好準備。
防護員,並不只做防護,有時還需要身兼不同角色。雖然這些並不是分內工作,對於防護員而言卻是一種使命感。「工作不是唯一的目的,共同達到團隊所設定的目標,同舟共濟,才是當防護員樂趣的所在。」程心儀笑著跟我們分享百忙的防護工作中所得到的樂趣。
同舟共濟、甘苦與共
四處征戰,長期處於緊繃的備賽壓力中,運動員常常出現各式各樣的身心理狀況,陳盈璇指出處理相關問題最應該注意的是「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當選手處於不好的情緒中,對於訓練當下的安全有相當重大的影響。「設立一個停損點,等選手的情緒過了,要去處理的還是要去進行。」詹華蓁也提到選手訓練時的心情對訓練品質有相當的影響力。
心理層面的壓力常讓選手們在賽場上表現不彰,因此思考該如何讓選手在壓力與放鬆之間調和成為防護員重要的課題。「我會找一些當天的議題或當天比較好笑的事情跟他聊。」張家維認為賽前準備充足,穩定好心情就可以了,能不能在賽場上順利發揮就需要靠選手自己的調適能力。「我覺得男生其實就是很簡單,你就跟他打哈哈,或是甚至玩電動,就真的能解決很多事情。」和盧彥勳搭配的張家維認為可以多建立與選手相同的興趣,當選手覺得聊得來,會漸漸放比較開,防護員給予的建議也他多少會願意聽。
談到今年奧運亮點,不可不提的就是新聞上呈現選手與防護員的革命感情。從世界球后戴資穎限時中的瘀青救星,到李智凱鞍馬項目意外落馬的傷口處理,雖然沒有直說,但大家都知道這些是防護員背後默默的付出,透過社群媒體防護員慢慢進入大眾的視野。
「選手跟防護員好像有所謂的革命情感,我覺得那是後面附加上來的事情,對我而言,我覺得要先有專業。取得選手的信任,才會有後面的革命情感。」程心儀向我們分享了不同的見解,確實今年的奧運讓大家看到了防護員與選手之間的革命感情,但若是防護員的專業不足,和選手建立革命情感相對防護員來說是不是對這項專業的諷刺?革命情感讓我們看到了選手與防護員的共進退,共同邁向一個目標去努力,同時這也是選手對於防護員的信任與依賴。
以終為始Higher,Faster,Stronger─Together
程心儀說:「像一些剛剛講的傷害,我貼紮可能嘗試了好幾種方式,就為了那最後一個選手OK、專業上也OK的方法。如此簡單的小事,可以讓他正常的訓練,我就覺得自己的成就感會非常的大。」
賽場上的感動,即便是小小的行為也能讓眾人催淚。比賽向來都是看成績說話,但對於防護員而言能不能幫助選手創下好成績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為選手提供良好的比賽狀態以及優質的後勤,這才是運動員生涯發展的長遠之計;共同達到目標的過程與一同拿下獎牌的喜悅,一直以來都是體育人津津樂道的話題。詹華蓁也提到,當選手時時刻刻把你放在團隊裡,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員,感覺超棒的。
熠熠的聖火隨著時間在火炬裡消逝,只有最優秀的運動員可以踏進奧運殿堂,如何定義「最優秀」的運動員,靠自己單打獨鬥就可以了嗎?想必這並不是最佳的方案。體育最講求的就是團隊合作,表面上的單人競賽,背後也都有許多團隊在支持著。身為防護員的你,不妨停下思考的腳步,看看自己過去的努力對比現今的成就,就會發現自己已經 Higher,Faster,Stronger,and Together。
Comments